方剂讲堂大黄丸
◆大黄丸《千金方》(唐) 带下百病,无子。 祛下焦湿热。 大黄(破如豆粒熬黑)、柴胡、芒硝(一作朴硝)各一斤(一作各一升),芎五两,干姜、蜀椒(一作五钱)各一升,茯苓鸡子大一枚(一作二两)。 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丸,加至十丸,食前米饮送下,以知为度,五日微下,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黄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而能成孕。 ◆大黄丸《太平圣惠方》(宋) 小儿龟胸,肺热壅滞,心膈满闷。 清肺热,养阴润肺。 大黄七钱五分(微炒),天门冬(焙)、百合、苦杏仁(麸炒微黄)、木通、桑白皮、甜葶苈(隔纸炙紫)、朴硝各五钱,(一方无朴硝,有石膏)。 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不拘时温汤化下,量儿大小加减。 ◆大黄丸《圣济总录》 白睛肿胀,痛不可忍。 疏肝清热,明目。 大黄(剉炒)、蔓荆子(去皮)、甘菊花、土瓜根、防风(去叉)、陈皮(去白)、青皮(去穰)、黄连(去须)、前胡、丹参、吴蓝、葳蕤各一两,决明子(微炒)、冬瓜子、青箱子、地肤子、车前子各一两五钱。 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后温酒送下。 ◆大黄丸《古今录验》 飞尸遁尸,疟疾温病不得大便,主腹胀满痛,宿食不消,妇人月经不调,面目青黄,产后血结中奔,或绝产无子,走气上下,小儿寒热,肤胀腹大,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淋沥。 杀虫,下积,祛寒热结滞。 大黄一两(蒸,于二斗米下),肉桂心、干姜(泡)各二分,巴豆五十粒(去皮心,熬,捣如泥),硝石三分(熬,如无以芒硝代之)。 捣筛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如麻子大)。 飞尸,遁尸每服半丸,浆水送下,每日一次,须臾即止,疟疾依发日清晨服一丸,壮者二丸,得吐下,忍饥,隔宿勿食,过发时乃食;主腹胀满痛,每服一丸,妇人每服半丸,小儿三四岁每服一丸,六七岁二丸,白汤送下,每日一次。食在膈上当吐,在膈下当利,预作粥,如服已吐下,丸法服药,两食顷不吐下,以热饮动之;若不得吐下,可更服一丸半,壮人可二丸,下多,啜冷粥解之,至三十日心腹诸痛可愈。若有疮绵挺如指,蜜和一丸,涂挺头,旦来疮中,晚出之,不更搓作。忌食野猪肉、芦笋、生葱等物。 德和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xz/9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千金不卖的中药歌诀快收好了
- 下一篇文章: 诚招全国各区域代理,免费配送试用装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