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老师说:“学生,第一个是多下功夫,多拜师,多临床,另外应该有更多好的中医能够胸怀宽广,把自己的经验能够无偿传递下去,这样中医才能代代相传。未来的中医,靠年轻的一代,年轻的一代要把握好机会,狠下功夫。我认为未来中医前景是非常宽广。”

年,徐书老师倾其30年临床经验所著的皮外科的《杏林碎金录》,两年再版了三次,在国内影响非常大。

年,徐书老师写了40多万字,共写了五本书,皆是其经验集,包含了对经典的理解,对药的理解,年元月《徐书专病特效方》问世,在中医药界反响热烈。

年,无锡徐氏中医药研究所将开辟读书会的栏目,将《杏林碎金录》提供线上阅读,欢迎中医爱好者,中医学子等广大中医界人士阅读、分享、交流。您阅读后的感悟、留言,可能会得到徐书老师亲自回复哦!

熏洗效方二十首

中药熏洗法

中药熏洗法是中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通过热气熏、或烟熏达到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止痒等功效。外治法与内治法一样,也要根据病情的变化来选择适当的药物,正如清代医家吴谦所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所以在临床中必须辨证施治,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常用药物:黄柏、公英、白矾、金银花、地丁、川椒、生地、牛黄、雄黄、蚤休、芒硝、白藓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生姜、葱白、大蒜等。

下面介绍常用药物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性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是疮面流黄水,脓液皆可选用,如《青囊秘传》石黄散即黄柏与石膏等份成细末,外敷或者油调搽患处治疗湿疹瘙痒。

白矾,性燥、酸、涩,收敛祛湿止痒,解毒杀虫,兼有穿透作用。外用治疗疮疡,尤宜用来治疗疮面湿烂,或者瘙痒者。

芒硝,性寒能清热,咸能软坚,主要消水肿效果好。常用于痔疮,痔漏引起的水肿,单味药外洗即效。

苦参性苦寒,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凡皮肤溃疡出现渗液伴痒者可用本药。

川椒,性辛、温,是皮肤瘙痒和疼痛的效药。在《医级》中云:“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不能已也”。民间治疗关节疼痛,常用川椒煎水外洗,止痛效果明显。

地肤子单味药外洗能起到脱敏作用,对于顽固性荨麻疹,余常用地肤子g,纱布包煎外洗。

金银花,性甘、寒,是清热解毒之要药,但花类有发散作用,量大可以发汗,可以消水肿,局部外洗.

熏洗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瘙痒、慢性溃疡、足癣等效果佳。余在临证中常用的二十方,有的是别人的经验,经过笔者的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很好的,有的是笔者的临证经验的总结,现介绍如下:

舒经活血七味汤

桑枝30g,艾叶30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骨碎补30g,制乳没各15g,葱白10根。

功效:舒经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疼痛,色素沉着,风湿痹症,损伤性关节炎以及软组织损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疼痛,以及一切阴性溃疡,无红肿疼痛的疗效皆佳。

用法:水煎外洗,每次半小时,慢性病十天一疗程。

注意点:温度要适中,特别是脉管炎患者及老年患者,防止因敏感度差而烫伤。

案1汤某,男,50岁。-10-12初诊。

病史:左踝关节经常性疼痛1年。患者左踝关节上下楼疼痛,询问病史有多次损伤史,某院x片检查:骨质增生。经西医治疗无效,给予舒经活血七味汤:桑枝30g,艾叶30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骨碎补30g,制乳没各15g,苏木30g。熏洗两天后疼痛好转,连续熏洗15天疼痛完全消失。

案2王某,男,72岁。-10-2初诊。

病史:左上肢前臂处出现1×1.5大小的溃疡面30天。患者30天前左上肢前臂处发现肿块,自行土法治疗后出现1×1.5大小的溃疡面,在医院治疗1个月无好转,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老人拒之,来我处治疗,开上方3副外洗后疮面缩小,继续用上方外洗7天,外用麻蛇散。一周后痊愈。

考辨:桑枝味苦性平,能通利关节,行津液,祛风利水,散治风寒湿痹诸痛,是手足疼痛之引经要药,其性以枝达枝也,散消水气、脚气。艾叶性辛,苦。辛宣可理气血,纯阳之性,可通十二经。其逐寒湿之力甚于它药。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经。祛风湿,疏筋活络,消肿止痛。

图为透骨草

透骨草有两种,一种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全草。性味:苦、辛,温。归经:入肺、肝二经。

功效主治

1.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化寒湿。入肝经,故能祛风除湿。

2.舒筋活络: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而肝主筋.故该品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对于外感风寒之邪,经气失宣,症见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可选用透骨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之。

3.活血止痛: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对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均可选用该品治之,取其辛温善走,活血利气之功,血气通则不痛。

另一种为凤仙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凤仙花的全草。

性:温,味:辛、苦。

归经:入肺、心经。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散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月经闭止、痈肿疔毒等病症。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化寒湿。入肝经,故能在治疗风湿病中,余常将透骨草、伸筋草作为一对药,广泛应用。透骨草偏于活血,伸筋草偏于消肿,二者合用止痛力甚佳,用量:透骨草15g,伸筋草30g。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乳香行气舒筋,没药活血散瘀。气血兼顾,取效尤捷。内服一般3-5g,外用一般15g。苏木能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临床中体会,苏木功效类似红花,小量1-3g,养血和血,大量则能破血。治疗外伤疼痛,血瘀闭经,余常用30g。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化瘀、疗伤止痛。另外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治疗肾虚耳鸣、牙痛,牙齿松动有殊效,一般用量30g。第二,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表现:腹泻稀水便,伴手足冷,口中和,舌淡脉弱者。在四逆汤基础上加骨碎补g。诸药相伍,共凑舒经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大家都在看

今春流感,徐书教授推出治疗秘籍

厉害了!一年经方治疗终结慢性肾炎

徐书专家率领“脉证病机”学术团队部分成员应邀参加“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第七篇屡用屡效方—秘方麻蛇散

第八篇屡用屡效方—芙蓉膏

第九篇屡用屡效方—三味洗药疗疮疡

第十篇屡用屡效方—当归饮子疗唇炎

第十一篇屡用屡效方—败毒汤治疗蝼蛄疖、银屑病

我的中医之路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pz/1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