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的中医中药治疗
在临床上,慢性湿疹的调理治疗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慢性湿疹的典型症状就是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它的病位在体表,病根却在体内。 有些慢性湿疹的患者一到夜里一两点钟就开始痒、一痒就睡不着了,越挠越痒、越痒越挠,非常痛苦。但有的患者往往在出汗之后,症状会有所减轻。 医院、用了很多种方法、吃了很多药之后,效果仍不理想。 对于慢性湿疹,西医往往采用激素疗法进行治疗,用药的时候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停药之后就容易反复发作。 用中医的思路来看慢性湿疹,发病原因往往与其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这类患者往往喜欢吃辛辣食物、爱抽烟喝酒、经常疲劳熬夜,这样很容易损伤脾胃,脾胃损伤之后就容易内生寒湿湿热,形成痰湿瘀阻之证。 为啥出汗之后症状会有所减轻呢?这是因为出汗之后可以排出一些湿气,所以症状就会有减轻。 慢性湿疹的患者往往还伴有疲倦乏力、精神体力较差、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大便粘腻不成形,而且遇热的时候,往往皮肤瘙痒更加严重,舌体胖大、舌苔腻、舌质黯。 由此可见,慢性湿疹的病理机制就是脾胃虚弱、寒湿湿热内生、湿热阻滞人体气机的运行,气血运行不通畅,局部形成了痰湿气血瘀阻的问题。 由于慢性湿疹的患者以前用了很多清热利湿、凉血寒凉的中药,造成了正气亏虚、阳气不足的结果。 对于这种情况,后期的中医治疗原则除了要健脾除湿、益气养血、扶助阳气之外,还要注重发散体表的寒湿邪气,更需要加入息风止痒的中药。 我们可以用平胃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再加上丹参、红花、徐长卿、地肤子、白蒺藜等中药来进行调理治疗。 用这样的方法调理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患者首先感觉的好转就是半夜一两点钟就不再痒了,整个人也会觉得轻松了许多。随着患者精神体力的恢复,局部的皮疹也会慢慢收口、逐渐愈合了。 由于慢性湿疹的基本病理机制是脾胃虚弱、脾虚湿困,内湿较重,所以要用平胃散来健脾除湿、调养脾胃。 为什么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呢?因为慢性湿疹的病位在体表,局部皮疹还经常受到外来寒湿之邪的侵犯,而且患者大多有正气不足、阳气亏虚的问题,所以要在扶持人体正气、补充阳气的基础上来发散体表寒湿之邪,来达到扶正祛邪,邪去病安的目的。 往期精彩回顾 1、肝胆疾病的求救信号 2、女性肾虚的六大表现 3、心脏有问题的几种信号 4、脾胃虚弱到底是怎么回事? 5、消除肺结节的关键是什么? 6、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血管堵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fb/16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九里香,有局部麻醉作用,主治跌打肿痛,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