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众多,常见的包括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抗体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碘-治疗之后等。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倦怠乏力、情绪低落等,并且由于代谢速度减慢,常会合并血糖、血脂升高,产生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潜在风险。现代医学主要以甲状腺激素(左甲状腺素钠)的口服补充为主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但是普遍存在终身无法停药、临床症状无法改善的问题。从甲状腺疾病诊疗三阶段来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已属于第三阶段,治疗策略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整合治疗”方案。此时,中医药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甲状腺功能,使甲状膜激素的服用剂量降低,甚至停药,避免终身服药,达到“治本”的目的。案例:林某,女,35岁,年12月初诊。主诉: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1周。病史:患者年12月体检时检查结果提示: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开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50μg,每日1次,甲功五项恢复正常(详见辅助检查)。既往史: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刻下:情绪急躁、易怒,体力欠佳,以双下肢为主,咽部异物感,痰色白、质黏,偶有胸闷,无潮热等不适,神经性皮炎痛痒较为显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辅助检查:年1月14日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TT3为0.98ng/mL;TT4为9.8μg/dL;FT3为3.30pg/mL;FT4为1.04ng/dl;TSH2.88μIU/mL;TPOAb为.4U/mL;TgAb为.9IU/mL;TRAb未测。辨证:肝郁脾虚、痰瘀化热。立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瘀清热。 方药:夏枯草20g 浙贝母30g白芍12g参12g炙黄芪20g 生黄芪25北柴胡20g 合欢花20炙香附12g 黄芩15g牡丹皮15g 生牡蛎30g(先煎)l芎20防风20红花15g瓜蒌25g炒苍耳子10g 郁金15防己20g知母12g辛夷10g地肤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 外治法:理气散结消瘿膏外敷,每日2次。 西药:左甲状腺素钠50μg,每日1次。 随诊:患者规律服药并复诊,全身皮疹瘙痒症状好转,乏力状态好转,情绪略好转。年2月19日复查甲状腺功能:TT3为0.84ng/mL;TT4为8.25μg/dL;FT3为3.33pg/ml;FT4为1.01ng/dL;TSH为1.83μIU/mL;TPOAb为.8IU/mL;TgAb为.6IU/mL;TRAb未测。药物处方在原方基础上予以随症加减:增加乌梅15g,清半夏10g,陈皮10g等。西药:左甲状腺素钠25μg,每日1次(减量)。 患者症状逐步好转,情绪改善显著,周身皮疹瘙痒好转,过敏性鼻炎庭状明显好转,下肢酸沉感好转,年5月复查甲状腺功能:TT3为0.8ng/mL;TT4为8.40μg/dL;FT3为3.03pg/mL;FT4为1.02ng/dL;TSH为1.66μIU/mL:;TPOAb为94.13IU/mL:TgAb为49.96Iu/mL;TRAb未测。药物处方随症加减:因睡眠欠佳,增加炒枣仁30g,首乌藤30g,生龙骨30g(先煎)去除防风、防己、地肤子等。西药:左甲状腺素钠25μg,隔日1次(减量)。 年7月4日复诊,全部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已无显著乏力感觉,情绪明显好转、稳定,周身皮疹痛痒明显缓解,复查甲状腺功能稳定,TPOAb持续下降,调整左甲状腺素钠25μg,隔两日1次(减量)中药处方调整如下:夏枯草20g 浙贝母20g黄芪20g黄芩25g丹皮20g生牡蛎30g(先煎) 知母18g辛夷12g炒枣仁20g 蒲公英30g赤芍18g苍耳子12g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年7月末中药治疗足1个疗程,予以停服中药。年9月复查甲功五项,结果均正常,TPOAb持续下降,依次减左甲状腺素钠剂量至25μg、2次/周,25μg、1次/周,并于年12月成功停服左甲状腺素钠。年3月24日(停服中药8个月、停服左甲状腺素钠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如下:TT3为1.1ng/mL;TT4为8.6μg/dL;FT3为3.35pg/mL;FT4为0.92ng/mL;TSH为2.48μIU/mL;TPOAb为36.83lU/mL;TgAb为15.66IU/mL;TRAb未测。按语:患者为青年女性,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神经性皮炎病史。本次因桥本甲状腺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就诊,经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后激素水平五项恢复正常,抗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甲功五项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即达到目前诊疗的目的,而甲状腺抗体持续升高导致的甲状腺损伤逐步加重、左甲状腺素钠终身服药则是在所难免,并且临床不适症状也无法改善。此患者属于甲状腺疾病三阶段中的病情既重阶段,而诊疗对策是以“整合治疗”为原则,即左甲状腺素钠以快速恢复甲状腺激素基础水平,中医药则是从降低抗体、逐步恢复甲状腺功能的角度进行干预,最终达到有效降低抗体、降低左甲状腺素钠剂量甚至停药的目的。本患者初始证候表现以情志不畅、体力欠佳、咽部异物感为主,正是肝郁气滞、脾虚痰湿的典型表现。肝气不舒则情志不畅;肝郁克脾,脾气不足,天运化,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活养四肢,则见乏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痰湿内生而见咳痰。气滞、痰混阻滞日久则化热,发于皮肤腠理则可见皮疹、瘙痒。由此,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混瘀血兼有内热,治疗以柴胡、香附、合欢花等疏肝理气,黄芪、党参等健脾益气,丹皮、知母、红花以滋阴凉血清热,辛夷宣通鼻窍并载药上行,地肤子清热解毒并载药达表。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明显改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降至正常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降至正常,更重要的是,在12个月内左甲状腺素从50μg/d逐步减量至完全停服,并且在停服3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非常稳定,达到了从现代医学角度认为“不太可能”达到的临床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zy/16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位国医大师的治疗肠癌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