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根、黄药、水莽草、断肠草、南蛇根(《湖南药物志》),黄藤木(《广西药植名录》),山砒霜(《福建药物志》)。

雷公藤,始载于《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及根茎。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地。多为野生,也有栽培品种。

夏、秋采收。因根皮部毒性较木质部大,有些地区将根皮剥净入药。

苦、辛,寒;有大毒。

归肝、脾经,并可通行十二经。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1.风湿顽痹 雷公藤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治疗顽痹(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有独特疗效,多与威灵仙、独活、秦艽、防己、黄柏等祛风湿清热药合用,入煎剂。但因起效缓慢,需连续服用半月以上方显疗效。又因久服雷公藤会克伐正气,故用雷公藤的方中又配伍黄芪、党参、枸杞、当归、鸡血藤等补气养血药。

2.顽癣、皮炎、皮疹 雷公藤苦燥除湿,攻毒杀虫,故可用治皮肤病(症见皮肤变粗变厚,起白屑,疹痒难忍),可单用煎服,或配伍防风、荆芥、白蒺藜、地肤子等祛风止痒药。

内服,煎剂,带皮全根每日10~12g,去根皮仅留木质部分的根15~25g,分2~3次口服。泡酒饮服应注意勿超量。外用适量,配成酊剂或软膏用。

以下情况的患者忌用雷公藤:①心、肝、肾有器质性损害、功能异常等;②有胃肠疾病;③有严重心律紊乱;④严重贫血;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⑥身体虚弱。本品忌与其他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雷公藤含雷公藤定碱、雷公藤精碱、雷公藤春碱等生物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酮、吸山海棠素、卫矛醇等成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zy/1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