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最多用3克怎么掌握好中药的用量
文/中医医论 一 我们在临床中用药,有一个体验过程。古人用多少量,《伤寒论》里用了多少量,都写的很清楚。而实际到底能用多少,我们自己心里不清楚。我们先要找几个病人用一下,我们才知道一般的用量。就像我们打靶一样,我们抬起手,打偏了,知道偏在哪儿了,我们才会继续在中间找靶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细辛是开破的,开破的就是木火,是发散的,我们一身的土气,这个元阳,它的精气是敛藏的,不能被破散掉。细辛不过钱,一钱是3克,它是讲的散剂。有很多元气虚弱的人,你用散剂3克,用完了以后就气闭了。为什么呢?元气一散,马上一元之气流通不起来了。 元气散是什么状态?木火得令,肺气就不司令了,肺气马上停滞住了,就产生了气闭。这个时候,根据每个人的病症症状,我们用药的时候,有一分阴寒,就用一分的姜、桂、附、细辛。要是有阴邪挡着,束缚着,就要用阳药去开破。“有故无陨,亦无陨也”。如果没有这份阴寒,细辛别说一钱,半钱都不要用。关键就是看他的阴寒多少,然后照顾好体质。有些人虽然阴寒重,但素禀体质非常弱,该用10克,就用4、5克就行。像以前我在刚毕业的时候,感觉不深入,有的病人瘦瘦弱弱,瘦弱不是体型瘦弱,是神气看着很瘦弱,病病怏怏的,虽然看着块儿大,但神气弱。这种情况也不能多用,一用上去,神气马上受不了。有的病人用上5、6克附子就明显出现中毒现象,立马出现心慌、四肢麻木,然后眩晕。当然在这里面眩晕、四肢麻木可能是正常现象,只有这个心慌不是正常现象。 大量用附子的时候要体会一下,心慌绝对是不是正常现象。其他的病人吃完以后头晕脑涨,晕倒,四肢麻木,这都是正常现象,都是在可以忍受范围之内。出现心慌就得停用,停完了以后,要适当考虑用其他药解毒。土性含藏,一般都是甘草、蜂蜜,这些东西固护中土。有人喝绿豆汤,那是个别情况。 二 至于怎么样分判每个病人,就看你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了。过去讲,阴寒头痛,头为六阳之巅,阴气都乘于上了;少阴头痛,如果遇到特别熟的病人,附子都是10克、15克的往上用,一般用到20克有时效果都很好。 但现在社会比较复杂,很多问题,你用药的时候要考虑到,比如用完药以后他怎么煎。他要是糊里糊涂的,你给他用10克,他一下把两次煎的药一顿喝了,自己给加量了,这种病人也有。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去把握,然后给他嘱咐到,这里面你就要用心了。有的人马虎,有的病人特仔细,特仔细的病人你就要帮他放松情绪,这种病人会把你的每句话都当成圣旨来执行,有时候会出乎你的意料,反而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 我们以前门诊上有个老大夫,给从农村来的病人看病。老大夫对病人说,你把这个方子吃下去就好了。病人就把方子(处方单)拿回去煮,然后说,医生说要煮好几遍,可煮两遍就烂了啊?!所以,医生交代病人的时候,要考虑全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zy/12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综合真题答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