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波湿疮自拟方
湿疮自拟方 湿疮1号方 龙胆草6g栀子10g黄芩10g赤芍10g 生地20g泽泻10g薏苡仁30g赤小豆20g白鲜皮20g防风10g车前子10g甘草9g 清热利湿。 湿热浸淫证之急性或亚急性湿疹。 本方是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方中龙胆草善泻肝胆之实火,并能清下焦之湿热为君;栀子苦寒泻火,黄芩清热泻火,白鲜皮、薏苡仁、赤小豆、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均为臣药;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则易伤阴血,故佐以生地养血益阴,赤芍清热活血,车前子清热利湿、防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主要适用于湿热浸淫之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以清热利湿为主,兼以凉血滋阴、祛风止痒。适合本方患者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食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蕴结于内、熏蒸于外所致,症见皮损发红作痒,滋水淋漓,味腥而黏或结黄痂,或沿皮糜烂,大便干结,小便黄或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临床随症加减:湿热盛者,加滑石、地肤子;瘙痒剧烈者,加白鲜皮、刺蒺藜;大便干结加生大黄以通腑泻热。 湿疮2号方 苍术10g厚朴10g陈皮6g泽泻10g 赤茯苓10g白术8g防风10g甘草6g 白鲜皮15g萆薢10g赤芍10g生地10g 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脾虚湿蕴证之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白术、苍术健脾燥湿;厚朴苦、辛、性温,理气燥湿;陈皮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在此方助苍术、厚朴理气健脾之功;泽泻、赤茯苓淡渗健脾、利湿清热;萆薢利湿祛浊,白鲜皮、防风祛风止痒,赤芍凉血活血,生地清热凉血滋阴,有补有泻;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主要适用于脾虚湿蕴之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患者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水运不化,蕴结于肌肤而发病,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或腻,脉弦缓。临床随症加减:瘙痒较甚,加白鲜皮、地肤子袪风除湿止痒;腹胀者加木香、砂仁;渗出较多者加猪苓、薏苡仁;化热者加苦参、黄柏。 湿疮3号方 生地20g当归15g赤芍10g荆芥10g 薄荷3g蝉蜕6g柴胡8g川芎10g 黄芩10g甘草6g 养血润燥祛风。 血虚风燥之慢性湿疹。 本方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减而成,方选当归、生地黄、赤芍滋阴养血润燥;川芎行气,黄芩清热,避免滋腻太过;荆芥、薄荷、蝉蜕祛风止痒;病久多情志不畅故加以柴胡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主要适用于血虚风燥之湿疹,病久多耗伤阴血,临床见于慢性湿疹,迁延日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皮肤干燥明显者加黄精、白芍;瘙痒夜间为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瘙痒顽固者加乌梢蛇、僵蚕等。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本文参考了《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杨志波》(唐雪勇,王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购买途径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xz/16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季皮肤干燥怎么办中医教你2招,修复皮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