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至微至贱之物,而有回生起死之功地
抽苗时期的地肤子(摄于长沙)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枝繁丛生,枝性柔韧,老时可作为扫帚,故又称“铁扫帚(zhǒu)”“落帚”。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地肤子)味苦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地肤子)无毒。主去皮肤中热气,散恶(è)疮,疝瘕(jiǎ),强阴,久服使人润泽。” 3 明·虞(yú)抟·《医学正传·淋闭》记载:“予长兄修德翁,年七十,秋间患小便不通,二十余日,百方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捣自然汁服之遂通。虽至微之物,而有回生起死之功,故录于此,以为济利之一助云。” 4 明·兰茂·《滇南本草》记载:“竹帚子,即地肤子。味苦,性寒。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良。” 5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地肤子)甘苦微寒,入膀胱而除浮肿,利小便而通淋闭。炒研用。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 结籽时期的地肤子(摄于长沙) NO.2功效主治 本品苦,寒。归肾、膀胱经。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1 清热利湿:本品苦寒,可清热利湿而通淋,适于膀胱湿热之小便淋沥涩痛,湿热下注之带下黄稠、外阴瘙痒。 2 祛风止痒:本品既可清热利湿,又可祛风,还有较好的止痒之功,适于湿热内蕴肌肤之湿疹、风疹瘙痒。 用法:9~15g煎服。 地肤子饮片(摄于邵阳)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主要含有三萜(tiē)类、皂苷类、挥发油等,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降血糖、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中华药海[M].北京:东方出版社..5. 颜正华.中药学(第2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蒋剑平,沈小青,范海珠.地肤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9(12):-.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中科医院专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pz/8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疹皮炎找上宝,名医妙方有诀窍
- 下一篇文章: 节后一定要吃的十种食物,刮油解腻助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