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看看中西医的对策
皮肤干燥中西医的对策 随着冬季的到来,洗完脸后皮肤紧绷感、嘴唇干裂、皮肤脱屑等问题越加凸显。 西医认为 1.低温-皮肤血管收缩-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失去滋润-出现干燥+紧绷感 2.湿度低-空气干燥-娇嫩皮肤-失去水分-皮肤干或脱皮。 西医对策 1 补充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 食物来源 鱼翅(价格昂贵,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传统的胶原保健品"阿胶"),猪蹄,鸡翅,软骨等。 2 补充ω-3脂肪酸脂肪酸 ω-3脂肪酸家族成员,主要为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促进甘油三酯的降低有益心脏健康,此外,它还能够促进细胞再生,有效预防皱纹生成。 食物来源 三文鱼,坚果,橄榄油,鱼类等。 3 补充胡萝卜素:胡萝卜+鸡蛋+海藻 胡萝卜中富含的β-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合成为维生素A,具有防止肌肤角质化的作用,同时对肌肤干燥,脱皮等症状有一定缓解效果。 食物来源 胡萝卜,南瓜,鸡蛋,海藻类食品。 4 补充维生素E 鱼类中富含维生素E,它具有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此外能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素搬运给肌肤使用,对于预防肌肤干燥,保持肌肤湿润有良好作用。 5 补充维生素C 促进胶原蛋白的吸收,良好补充维生素C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 皮肤干燥,发痒,皲裂等问题,还与“风,燥,湿,毒”四大主要原因。 [风]皮肤瘙痒大多与“风”邪密切相关,所谓“风盛则痒,无风不作痒”,若阴虚血燥致虚风内动,肌肤失养。 [燥]燥邪性干燥,易伤津液。冬令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而伤肺,其病常从肺卫开始,继而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皱裂等症状。 [湿]冬季气候干燥不易生外湿,但人们饮食偏肥甘厚腻,故易生内湿。湿性粘滞,易留难去,久郁于腠理而发病。 [毒]皮肤是人体体表的第一道防线,环境污染,劣质化妆品……等属中医“毒邪”范畴,对皮肤伤害极大。 中医还说 “肺主皮毛”,皮毛赖肺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人体表皮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燥邪伤肺,从而也影响到皮肤腠理的功能。 中医对策 1.宜食滋阴养润食物:如银耳莲子粥,薏米粥等,少吃辛辣火燥的食品。 2.宜多饮水,快速补充身体耗损水分。 3.宜合理使用护肤品,适当的润肤霜,润体液等对皮肤有“内外调养”之效。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 沐浴良方 原料:桃仁,熟地,黄精,蛇床子,地肤子,蝉蜕各30克; 步骤: 1.先用冷水将全部药材浸泡30分钟; 2.入锅烧开后小火熬煮30分钟; 3.然后倒入浴缸或者浴盆中,加适量水稀释(水温不要过高,体感温暖即可)。 4.美美地享受这个滋补泡澡10分钟左右。 这个泡澡方具有养血护肤,祛风止痒的功效。建议皮肤干燥现象严重的人群每日晚上使用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pz/13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疹中医怎么调理中药治疗湿疹效果好吗
- 下一篇文章: 牛皮癣不好治这3方第1个缓解,第2个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