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六月当柴烧
本篇分享中药:茵陈 华佗一生行医于江湖,这日采药归来,遇一位挖野菜的中年农夫,见其面孔水肿,肌肤发黄,拄拐而行,步履蹒跚。华佗知其患有严重的黄疸症,便说道:“你身患重病,为何不治而于此地?”农夫答道:“你瞧俺这一筐子野菜草头,连吃的都没有,哪有钱看病啊?”华佗见其可怜,就为他免费诊脉,得知病情严重,数月内命危矣,故劝慰几句后各奔东西。半年过去,华佗再次巧遇这农夫挖菜,诧异不已并连忙上前问候。询问他服了什么药,使死症得治?农夫说道:“穷人只能生死由天,还有什么药吃呢?青天有眼,吃了几个月的野菜,如今感觉腿脚有点力气了,便连拐杖也扔了。”华佗看那农夫的舌色,黄疸已退,苔稍泛红润,知农夫所食野菜中必有治黄疸的草药。后来,华佗及其弟子经过三年的时间,尝遍春夏两季的野菜草头,不仅发现了茵陈可治黄疸病,还发现它的季节性特别强,只有3月、4月的茵陈的嫩叶有明显的疗效,其他月份的茵陈药性极差,正应“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对弟子说道:“学无止境,民间尚不知有多少绝技妙法啊!”《本草述钩元》:"茵陈,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所以茵陈皆宜。海藏谓随阳黄阴黄皆用之。又云内伤变黄,只用理中、建中,茵陈不必用。试思人身湿热之病居多,如七情、房劳、酒食违宜,劳役过度,伤其中气,以累元气,致脾阴大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者,何可胜数。第有因如是之损伤以病黄疸者,亦有损伤而不能调养以成虚劳者,虚劳虽亦有发黄,实则区以别矣。海藏所云不必用,当是此类。总之,兹物之投于外感之阳黄阴黄皆宜,于内伤之湿热亦宜,惟于内伤之寒湿合者不宜。盖内伤寒湿,为阳气不足之所化,宜投术、附,不可以有余之治法化之也。"茵陈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1.黄疸尿少 本品苦泄下降,微寒清热,善于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黄疸之要药。若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阳黄证,常与栀子、大黄同用,如茵陈蒿汤;若黄疸湿重于热者,可与茯苓、猪苓等同用,如茵陈五苓散;若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得宣运之阴黄,多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茵陈四逆汤。 2.湿温暑湿 本品其气清芬,清利湿热,治疗外感湿温或暑湿,身热倦怠,胸闷腹胀,小便不利,常与滑石、黄芩、木通等药同用,如甘露消毒丹。 3.湿疮瘙痒 本品苦而微寒,其清利湿热之功,可用于湿热内蕴之湿疮瘙痒,风痒隐疹,可单味煎汤外洗,也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同用。 煎服,6~15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甘草才疏学浅,如有不足或欠缺之处,还望海涵,请各位多多指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pz/11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节气养生治疗秋季皮肤瘙痒的7大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