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无道,各地揭竿而起、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逃到江南的难民,由于水土不服,加之南方气候潮湿,大部分的难民都出现了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

处于战乱时期的人们,由于缺医少药,而且缺少粮食,因此大部分的难民即使逃到了南方,能够活下来的也只有少数。

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一对孤苦伶仃的母子俩,母亲由于四肢关节疼痛,已经不能行走多日了,且长期吃不饱,已经是奄奄一息了。瘦小的儿子,看着奄奄一息的母亲,悲愤不已,他决定让母亲在离世之前吃上一顿好的。于是他独自一人去村里讨饭,由于粮食已经被军队征收了,他在村子里转了整整一上午都没有讨到一粒粮食。正在他失望的时候,他看到路边有一头小猪在啃食路边的一株长着黄白色花的野草。

看到这一幕,他便想,既然猪能吃这种草,那人也肯定能吃,他就尝了一下这株野草,感觉有点苦,味道也不是特别的难吃。

于是,他便采了很多这样的野草回去,用水煮了给母亲吃。

母亲在吃完野草后,四肢疼痛的症状竟然渐渐的好转了,这让母子俩惊喜万分。于是他们便把这种草能治疗四肢疼痛的作用告知了其他的难民,其他的难民纷纷按照他们说的去找这种野草吃,吃后不仅能填肚子,还治好了他们的四肢关节疼痛等毛病。

由于这种草原本是猪吃的,所以他们都把这种草叫做肥猪草。这个肥猪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豨莶草,不仅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而且能够用来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等病。

豨莶草

辛、苦,寒。

归肝、肾经。

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1.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木。

本品辛散苦燥,能祛筋骨间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宜于风湿热痹;酒制后寓补肝肾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或中风半身不遂。可单用为丸服,如豨莶散(《活人方汇编》)、豨莶丸(《万氏家抄方》);

或与臭梧桐合用,如豨桐丸(《济世养生经验集》)。

2.中风半身不遂本品味辛能散能行,功能祛风通络,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常配伍蕲蛇、黄芪、当归、威灵仙、地龙等(《方脉正宗》)。

3.风疹,湿疮,痈肿疮毒本品辛能散风,生用苦寒能清热解毒,化湿热。治风疹湿疮,可单用内服或外洗,亦可配白蒺藜、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利湿止痒之品。

治疮痈肿毒红肿热痛者,可配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

《乾坤秘韫》治发背、疔疮,与五爪龙、小蓟、大蒜同用饮汁取汗。

此外,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

煎服。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风疹湿疮、疮痈宜生用。

豨莶草能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善清热解毒,化湿热,除风痒,故宜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以及湿热疮疡、风疹、湿毒瘙痒等证;酒蒸制后转为甘温,祛风除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功,故可用于风湿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软及中风半身不遂等证,但单用作用缓慢,久服方效。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fb/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