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妙方来治各种出血症
点击上方“中医健康之路”再点击“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甚至带来外伤出血,有的时候,身体的一些部位也会莫名的出现出血症状,比如流鼻血,这个是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的,还有的人会因为其他疾病而出现肌衄,也就是所谓的皮下出血。面对这些出血症,该如何治疗呢?名老中医冉品珍有妙方! 衄血证,是临床常见的病,《伤寒》说:阳络伤,血并督脉而出,则为衄血。出血部位,最多而常见的有肌衄(紫癜风),现代医学称为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有鼻衄,俗名流鼻血,除女科逆经,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出血以外,其他都属于病态;有齿衄,又称牙齿出血、牙宣;有舌衄,又称舌条出血。这些病因,一般热证居多,也有少数属寒证的衄血。 这些出血的病机,都是邪并督脉之阳气上逆,放血从清窍而出。除上述四种常见多发证以外,另有极少数的病,因病位不同,血从耳心里出叫耳衄,血从眼中出的叫目衄;个别因身遭意外,如大震、大压、跌仆等伤残后九窍一并出血者,称为大衄,属危急抢救范围,预后不良。 一、肌衄 周身皮肤斑点不一,不过有上、下、内、外的不同,凡上半身及手足外侧多者属邪在阳分,气分;凡下半身及手足内侧多者属邪在阴分、血分。凡斑成块成片者,邪多在肌肉之内;凡点为颗粒状者,邪多在络脉。周身斑点鲜红者,属热盛;斑点青紫者,多风夹湿热;兼风者,身必发痒。 偏热盛者,泄卫透营,清营汤;偏风热者,疏风清热,银翘散。 1.清营汤(《温病条辨》) 玄参15g,丹参10g,生地黄15g,麦冬15g,犀角3g,黄连6g,金银花15g,连翘心10g,竹叶心20根。 加减法:去丹参,加牡丹皮10g更妥。 2.银翘散 金银花15g,连翘10g,淡竹叶10g,荆芥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5g,薄荷3g,桔梗10g,甘草3g,芦根15g。 加减法:热盛者,加牡丹皮10g,焦栀子10g,紫草10g;风盛者,加僵蚕10g,红浮萍30g;夹湿者,加地肤子10g,地龙10g。 二、鼻衄 风热壅肺者,高热头晕,鼻血不止,口渴心烦。舌上少苔,脉浮大数。 疏风清热。 银翘散加味,方见“肌衄”,加茅草根30g,侧柏叶15g,焦栀子10g。 肝火乘肺者,脉弦大数。 清热凉血。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犀角3g,生地黄16g,白芍10g,牡丹皮10g。 三、齿衄 本证临床分两类。 1.胃火上壅 血从齿龈出者,以牙龈属阳明胃经所络,燥气主之。牙龈红肿,灼热疼痛,口渴心烦,便结溺赤。脉数实有力。 清胃泻火。 温胆汤加味。 竹茹15g,枳实6g,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金银花15g,连翘10g,栀子6g,露蜂房30g,地骨皮10g,甘草3g。 2.肾虚火炎 血从牙心出者,以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血从齿出。牙龈不红、不肿、不痛,惟齿松动。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加味。 熟地黄15g,枣皮(山茱萸)10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0g,牡丹皮10g,知母10g,黄柏10g,龟板30g。 四、舌衄 舌乃心之苗,为心脾开窍,舌上出血,口舌疮疡,舌体强痛,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泻火补水。 导赤散加味(《小儿药证直诀》)。 生地黄15g,木通6g,淡竹叶10g,甘草3g,栀子10g,金银花15g,茵陈10g,连翘10g,牡丹皮10g。 本文选自《冉品珍内科临证辨治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冉品珍著;杨雪康整理) ⊙版权声明:文章或视频源于医著或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qipont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白殿疯怎么医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fb/8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天养生最容易成功的两种人,傻子和疯
- 下一篇文章: 女性们警惕有一种叫做阴虱病的可怕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