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湿疹做个了断,老中医有锦囊妙计
小编导读 一眨眼,中秋节就来啦~小编在此祝您中秋节快乐啦!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在夏季,人们都嚷嚷着要祛湿,如此一来,祛湿便蔚然成风。即便是到了“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时节,仍然还是觉得湿气甩不掉,比如湿疹,管他春夏与冬秋,只要它想出现,随时可以肆无忌惮地侵袭着人体。那么湿疹应该如何治才是上策呢?且看内科专家有何高论。 血中湿热是其因 四物清疹建奇勋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文献中的“湿疮”。其特点为多形性皮损,有渗出倾向,弥漫性分布,对称性发作,剧烈瘙痒,反复发病,有演变成慢性湿疹的倾向。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常复发。 张老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血中湿热兼挟外风。本病常由吃五辛和鱼虾海鲜、牛肉、羊肉、奶制品等发物引起,以发病局部皮肤潮红、肿胀及丘疹、丘疱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相兼并见,搔抓后呈现糜烂、流滋等现象,均提示证属湿热。而本病病发于肌表,瘙痒难当又提示有风邪的存在。本病冬重夏轻,夜重昼轻,又提示病在阴分、血分。 湿疹虽然常见,但治疗颇为困难,张老勤求古训,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当归饮子得到启发,结合验方清疹止痒汤,经过多年反复实践验证,制定出“四物清疹汤”,专治该病。其方由川芎、当归、生地、赤芍、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等组成。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既有润燥止痒之效,又有行血灭风之功。苦参能泄血中之热,善治湿热生虫之病,故善治癣、疥、疮、疡等瘙痒性疾病。白鲜皮味苦性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善除湿热疮毒、风疮疥癣。地肤子甘苦而寒,清热利水,善治皮肤湿疹、疥癣、疮毒。蛇床子辛苦性温,《神农本草经》谓其善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实以其辛可散寒祛风,苦可燥湿杀虫之性也。其性温,又可制约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大苦大寒之弊。诸药合用,确有养血润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治疗湿疹屡试屡验。 应用四物清疹汤,张老有习惯的加减法,可供临床参考:上肢有痒疹者,加荆芥、防风;下肢有痒疹者,加苍术、牛膝;疹块色红者,加丹皮、浮萍;有热象者加石膏、知母;瘙痒难忍者,加蝉蜕、白蒺藜;皮肤干燥起屑者,加何首乌;搔破滋水淋漓者,加生苡仁、木通;疹块肿痛,色红者,加银花、连翘;恶风自汗,疹块色白者加黄芪;服药过敏者,重用银花、连翘、甘草,并应避免接触致敏药物。 赵某,男,31岁,农民,五台县人。门诊号:。 年4月13日初诊: 全身性湿疹瘙痒已4年,初于两下肢发生癣疮,发痒,搔破后流水,多方治疗,中西药品往往是初有小效,继则无效,再则痒疹蔓延发展。4年来逐渐延及全身,瘙痒无度,影响睡眠,食欲、二便尚可,脉沉。此为湿邪下受,久则入血,进而血燥风伤,肌肤失养。治以养血活血,利湿祛风。处方: 归尾10克 川芎6克 赤芍10克 生地12克 苦参10克 白蒺藜12克 白鲜皮12克 蛇床子12克 地肤子12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苡米仁15克 苍耳子10克 蝉蜕6克 甘草6克水煎服。 4月23日二诊: 上方服6剂后,湿疹显著减轻,已无滋水,瘙痒轻微,患者情绪饱满,如释重负,脉稍弦。上方地肤子、蛇床子均改为15克继服。 6月4日三诊: 上方服10余剂,全身癣疮已完全消退,瘙痒停止,4年宿疾完全治愈。继以原方调整剂量,2剂,水煎服,以善其后。 按:本案病例病程4年有余,张老用此平淡之方加减治疗月余痊愈,可谓“四两拨千斤”。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关键是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此外善于在变化加减的过程中守方也是取效的保证。四物清疹汤初为湿疹而设,但临证实践中,张老认为,只要病机符合,一切湿热为患的皮肤瘙痒性疾病皆可加减使用,诸如湿疹、诸癣、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张子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尚华,张俊卿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涓庨闃?鐧界櫆椋庡浘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fb/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别名表格,仅供参考
- 下一篇文章: 9个中药鉴定学总结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