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是野菜最多的时候,同时也是农民们比较空闲的时候,因此这个时候到野外去采摘野菜就成了一种习惯,荠菜、马兰头、芦蒿、艾草等都是十分受欢迎的野菜。近几年野菜越来越受重视,也吸引了很多人投入种植,所以在菜市场也经常能看到有野菜售卖,价格要比其他常见蔬菜还要贵上不少。其实在不同阶段,这些“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相差很大的,比如面条菜,春季是菜,但到了夏季它就有另一名字——麦瓶草,变成了农田害草。

有些野菜会生长成为农田害草,也有野菜长老掉之后的价值更高,比如地肤。在春季,刚生长出来的地肤,茎叶十分鲜嫩,也会被当野菜吃。地肤适应性强,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只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耐寒,但由于地肤是一年生植物,并没有越冬的困扰,所以耐不耐寒对生长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地肤在国内分布十分广泛。

作为一种野菜,地肤的采摘期还是比较长的,从3月份一直可以采收到7月份,在这个时间段里,经常有人会去采摘。地肤富含胡萝卜素和钾、铜等元素,适合凉拌、清炒或是做馅,包饺子、包包子都行。

然而,比起其他方面的价值,地肤的食用价值就显得比较普通了。进入夏季,地肤结出的种子——地肤子,是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等功效,在《药性论》、《日华子本草》、《滇南本草》等典籍中有记载。地肤子在市场上可以卖到15元/公斤(年9月数据),也吸引了黑龙江、山东、云南、陕西等地的一些农民投入种植。若单单是这个价格,对于种子类中药材来说并不算高,毕竟亩产量太低了。

其实地肤还有更具价值的用途,那就是到了9月份以后,地肤植株长老了,将它整棵砍回家,晒干并稍作加工,制作成扫帚,一把扫帚能卖25元更受捧。植株长势比较茂盛的地肤,一棵可以制作好几把,这种纯天然的扫帚,颇受长辈们喜爱,认为它扫得更干净,也更环保。也正是有这个用途,结合地肤可以当野菜的属性,地肤也被叫扫帚菜,只是它其他方面的价值太过突出,又能创造经济利益,所以人工种植的地肤,很少会被当菜食用。

除了有食用、药用、当扫帚等方面的用途,地肤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会被用于园林观赏,种在花坛、花丛等位置,平时呈绿色,到了秋季会转变为红紫色,点缀作用明显。

如今即将进入10月份,地肤植株也完全长老掉了,不少农民已经开始进行采挖。在一些老种植区,不仅有人去收购地肤子,还经常有人会去收购地肤制作的扫帚。如今种植、加工地肤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多种用途结合之下,还是能给农民带来不错的收益。

不过这种产业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并不容易效仿,如果少了其中一项收益,那种植效益就会打折扣,所以不适合非主产区的农民进行种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fb/1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