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子石韦家门口常见中草药打卡第1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家门口常见的中草药”实时打卡第15天! 今天为大家带来 利尿通淋的地肤子 凉血止血的石韦 想知道更多家门口的中草药 或者喜欢青医说特别版书签、语音的小伙伴 不要忘记加入我们呦~ 01 传说以前有个道士喜欢炼制丹药,以寻求长生不老。一天,他又在炼制丹药,可由于事先准备不足,丹药没有炼制成功。于是,他上山寻找各种金石药草,动物药材等,一连好几天都在山上度过。夏天的夜晚蚊虫叮咬甚是厉害,让道士受尽了折磨。 眼看就要变天了,道士赶紧连夜下山,回到自己的道观中。回来后,他感觉浑身不自在,身上到处瘙痒不安,很多地方都被抠出血迹来了。实在难熬,他想着要烧一锅热水,泡个热水澡试一试,看能不能好受些。 他用扫帚清洗了锅子,添了满满一锅子水。也许几天没有休息好了,这道士居然忘记把洗锅用的扫帚拿出来了,直到他把水烧热后才发现,不过,他顾不得这么多了,赶紧洗澡。洗浴完后,道士明显感觉到全身瘙痒减轻了,他一细想,这一切难道是因为那个扫把的缘故?以后连续几天,他都用扫帚熬水洗澡,果然身上的瘙痒全部去除。 于是,他开始研究地肤子的功效,并题下药云∶地肤子,一干数十枝,攒簇直上,其子繁多,星之精也。其味苦寒,得太阳寒水气化,盖太阳之气,上及九天,下彻九泉,外弥肤腠。故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服之病去,必小水通长为外征也。 地肤子1.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子Kochia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2.相关名扫帚苗、地葵、地麦3.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全国大部分地区亦有产。4.炮制方法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枝、叶等杂质。5.性状鉴别地肤子胞果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周围具三角形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后,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无臭,味微苦。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6.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 7.功效 利尿通淋,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8.主治病证 (1)淋证 (2)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9.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10.使用注意 内无湿热,小便过多者忌服。 02 司马迁早年在宫廷当官,与其父亲一样,都是吏官,主要记录帝王的生活起居以及朝政大事,实为帝王之“傀儡”。帝王只许司马迁写颂其功勋而非过错,可司马迁经常不思变通,屡次得罪帝王。后来加之李陵叛变之事,司马迁惨遭帝王之毒刑。 事后,司马迁隐居山林,开始撰写史书。有一天,司马迁突然感觉小便涩痛不爽,低头一看居然是血尿。司马迁不敢和女儿女婿说,便自己翻阅医籍,司马迁得知自己得的是“淋证”。便一个人上山采药,在路过一条小溪时,司马迁看到了溪流石头旁边长了不少原始而简单的蕨类植物,远看去就好像是长在石头表皮上一样,他知道,这就是他要找寻的中药。而在司马迁以前,有人把鞣制过的皮子称作“韦”,石韦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石韦 1.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2.相关名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3.产地主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区,此外华北、西北、东北各地也有分布,喜生长于温热潮湿的山林溪流地带。4.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和根,晒干或阴干。5.性状鉴别庐山石韦:叶片略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长10~25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偏斜,全缘,边缘常向内卷曲;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叶柄具四棱,长10~20cm,直径1.5~3mm,略扭曲,有纵槽。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石韦:叶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8~12cm,宽1~3cm。基部楔形,对称。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叶柄长5~10cm,直径约1.5mm.有柄石韦:叶片多卷曲呈筒状,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8cm,宽1~2.5cm。基部楔形,对称;下表面侧脉不明显,布满孢子囊群。叶柄长3~12cm,直径约1mm。6.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7.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利,入肺与膀胱经,为清利凉血之品。既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治淋证涩痛及血热出血常用,血淋、尿血尤佳;又清肺热,治肺热咳嗽等证。8.功效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9.主治病证(1)血淋,热淋,石淋。(2)血热崩漏、尿血、吐血、衄血。(3)肺热咳喘。10.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涂敷。11.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清泄,故阴虚及无湿热者禁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fb/11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的神奇中药6星之精地
- 下一篇文章: 中医民间经验秘方方珍藏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