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出生平淡遍河山,功效非凡性甘寒
开花时期的白茅(摄于长沙) 白茅,为禾本科植物,其根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叶如矛,花穗白,药用根”,故名“白茅根”,俗称“丝茅”,3-4月开白花成穗。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茅根)味甘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 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胆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 3 清·徐灵胎·《药性切用》记载:“(白茅根)性味甘寒,入肺而凉血、止血。针可溃脓;花能止衄。” 开花时期的白茅(摄于长沙) NO.2功效主治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主要功效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热生津。白茅花外敷或煎汤内服都可止血。 1 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出血,多炒炭用,如《十药神书》中治疗血热吐血、衄血的“十灰散”。 2 清热利尿:治疗湿热淋证、黄疸、水肿,可用生白茅根30~60g煎水服。 3 清热生津:治疗肺热、胃热,生用较好,如施今墨治疗小儿肺热感冒,常用三根,即“白茅根、芦根、葛根”,味道甘甜,疗效较好。 用法:9-30g,煎服。 采挖的白茅(摄于长沙)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茅根含有三萜类、糖类等物质,可以利尿、降压、抗炎、抑菌、止血、抗癌、保肝。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徐亦良,李文婧,赵兵,等.茅根药学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4(9):85-87. 音频:连翘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bm/9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花一草白鲜
- 下一篇文章: 这个中药长在你村里的路边地肤子扫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