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发时节细说山野菜四灰菜
藜,为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henopodiumalbum,别名:灰条菜、灰菜。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中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凉拌、热炒制成多种菜肴。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平、有小毒。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60-厘米,茎直立粗壮,有棱和绿色或紫色的条纹,多分枝。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3-6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常有不整齐的锯齿,下面灰绿色。秋季开黄绿色小花,花两性,数个集成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被5片,椭圆形,边缘膜质;雄蕊5个;柱头2裂。胞果果皮薄,和种子紧贴;种子双凸镜形,光亮。 生长环境 灰菜分布遍及全球温带及热带,我国各地均产。灰菜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是很难除掉的杂草,生长于田间、地头、坡上、沟涧,乃至城市中的荒僻幽落,处处可以见到它们密集丛生摇曳的身影。 功能与作用 食用价值 幼苗可作蔬菜用,茎叶可喂家畜。灰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以及钙、铁等多种无机元素。食用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 任何食物都会产生两种作用,灰菜也不例外。灰菜是一种含有嘌呤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多食后加之长时间日晒,可引起急性光毒性炎症,会出现皮肤红肿、周身刺痛、刺痒等症状。因此,食用灰菜后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强烈的日光照射。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主治风热感冒、痢疾、腹泻;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有小毒。配合野菊花煎汤外洗,治皮肤湿毒及周身发痒。果实(称灰藋子),有些地区代“地肤子”药用。 性味:甘,平。有小毒。 功效作用:清热利湿,枝叶透疹。用于风热感冒、痢疾、腹泻、龋齿痛;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或捣烂蒸热用布包,外用滚胸背手脚心,以透疹。 禁忌:服用灰菜后,忌在强烈阳光下照射,否则会引起日光性皮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集与加工 药用全草。夏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幼苗可做野菜食用。 于我们本文内容改编自图书中国小兴安岭(伊春)森林资源彩色图鉴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伊春森林产品网整理编辑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bm/9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烦人出门孩子就被咬两包省钱的纯天然驱
- 下一篇文章: 土茯苓外洗方主治霉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