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求职招聘QQ群 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3819066.html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最早可见于2—3个月的婴儿,2岁以后发生的概率会减小。婴幼儿湿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会出现。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瘙痒。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亲体热,或者湿热,胎儿在母体内被母亲的体质影响,出生之后因为风、湿、热,就会在皮肤上表现出来。

如果确定是湿热引起的湿疹,小儿推拿的方法有:

1、清胃经

位置:胃经在拇指大鱼际桡侧缘赤白肉际,掌根到拇指跟,成一条直线。

清胃经的操作,家长一只手固定小宝宝的左手拇指,家长用另一只手拇指螺纹面自宝宝的掌根桡侧缘大鱼际处到拇指跟方向直推。

2、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所做圆周,八卦穴即在此圆周上(对小天心者为坎,对中指者为离,在拇指侧距坎半圆的中心为震,在小指侧半圆的中心为兑)。共八个方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内八卦在操作时,家长要用大拇指将离火掩住,防止扰动心火,运八卦的时候要从家长的大拇指上划过去。

顺运内八卦操作:家长用左手固定住小宝宝左手,使小宝宝掌心朝上,左手的拇指按住其离卦,用右手拇指面沿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圆周方向进行推运。

3、退六腑

位置:六腑穴定在前臂尺侧(小手指侧),自肘横纹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退六腑的操作:家长的一手握住小宝宝腕部,固定住防止宝宝乱动,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两个手指的里面,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叫退六腑或推六腑。

清胃经和退六腑合用能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八卦消食理气,升清降浊。

中药外洗法:可用败酱草、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各15g,加水毫升煎煮,冷却后,用纱布浸湿,敷在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败酱草清热解毒;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蛇床子燥湿祛风止痒;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这几味药合用清热利湿止痒,缓解湿疹症状。

大部分婴儿湿疹,可能是由于患儿对蛋白、鱼和牛乳等食物中的某些大分子物质过敏。这些物质也可通过母亲的乳汁传给婴儿。因此,本病较好发于营养好且肥胖的孩子或消化不良者。

为了防止婴儿食物过敏,一般在开始试用新的食物时,必须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如无过敏,经过7-10天后再增添另一种新的食物。如患儿过分肥胖,喂食又过多过勤,就应该节制喂食的量和次数。另外,生活上,湿疹的孩子勤修建指甲,避免孩子抓挠患处。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bm/1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