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439.html
一老友,其妻怀孕三个月之后四肢突发起疹,瘙痒难耐,而且挠之成片,入夜痒甚,医院就诊后诊断为“急性湿疹”,予外涂激素类药膏及炉甘石洗剂对症治疗,用后无效。之后给我打电话告知病情,希望通过中医的方法解决问题。其实有些话不用说,我也能get到潜在的意思:低毒高效,因为怀孕这件事涉及到“下一代”。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怀就是“我怎样都可以,不要影响我的孩子”。讲真,这样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孕妇跟常人不同——孕妇用药讲究要多一些。考虑之后决定单纯用外治法治疗,就是中药的熏洗疗法。(注:中医看病因人而异,以下药物处方只供临床大夫讨论交流,请勿随意试药。)思路很简单,就是清热利湿同时疏风解表,这里重点推一下这个“妇炎洁”(不涉及任何商务)。虽然被电视广告宣传成“她好你也好”的一个妇科洗剂,但中医治病用中成药一定要看成分,这个药里基本也都是清热祛湿的成分,同时人家工艺特殊,用完以后可以让人有清凉的感觉(对,我用过,洗手上的湿疹,真的很好用)。“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瘙痒时最容易引起人烦躁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夜班酣睡的时候突然钻心的痒痒最让人抓狂,所以备用妇炎洁是起一个补充作用。当然,我也没忘了跟她说用药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避免病情变化的时候孕妇焦虑。果然用药熏洗一天之后就出现皮肤表面的疹子越起越多,甚至连成片的情况。外洗方管用不管用,其实对于急性期的病人最简单直接的判断就是“好不好使”,这种“好使”不像内服药一样作用可以很持久,但从侧面可以证明药证相符。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方药,加了生地黄跟淡竹叶。生地本身有“作汤,除寒热集聚”的作用,而且加在一堆苦寒的药里有滋润作用,防止湿疹吸收后出现皮屑导致局部的皮肤发干甚至龟裂;淡竹叶本身能治“恶疡”,又能让心经的热从血分解除,变相的取“透热转气”的意思。而且肺主皮毛,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排泄器官跟感受器官,让热从皮而出是最安全的方法,同时又不会使人“汗出太过”。新方用了2天以后皮肤瘙痒减轻,集中在各个关节处。这个转归很有意思,跟“四弯风”很像,中医说的“四弯风”其实也是一种特应性的皮炎或者湿疹,只是发病部位集中在肘膝关节等处,但也不局限在这里,有人颈部的天突和臀部下的承扶等处也会有,这些弯处实际上就是《灵枢·邪客》篇中经典的“八虚理论”,即:“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这些带弯弯角角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功能复杂,但也容易被邪气所侵。反之邪气排出的时候这些地方也是“引邪所出”的道路跟门户。

最后一次调整方剂后洗了两天,手臂部基本恢复正常,腿部遗留的一些疹子瘙痒减轻继续洗了两次后停药观察,效果稳定。这个案例其实不复杂,就是单纯的使用中药外洗治疗皮肤病的常规操作,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邪气透出转归很典型。急性湿疹其实比较常见,但老友说当地的西医对外用药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束手无策,因为怀孕忌惮口服药物(包括中药),所以只能“忍着”。这其实就是中医巨大的优势,把不起眼的问题解决明白,就能吃饭。把小问题整理清楚且能解决个八九成,就能过得相当不错。因为外洗解决了问题,老友的媳妇甚至强烈要求我上抖音讲科普(手动狗头)……说白了,当年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中医这里可以看成“小病包围大病”。治病于未萌芽之时不也是祖先教导的么?《世补斋医书》说“医以能治大病为上,医正以不使病大为能”,当个能解决小问题的小大夫,其实也挺好。历史文章

90后夫妻是这样与中医结缘的

医院辞职后丨一个小中医的闲白

当中医走进宫斗

医院工作的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bm/1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