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名医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3、《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4、《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 5、《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 6、《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7、《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 8、《玉楸药解》:地肤子清利膀胱湿热,治小便淋涩,疗头目肿痛、狐疝阴?、腰疼胁痛、血痢恶疮、阳痿诸证。 9、《本草经集注》: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10、《本草备要》:益精强阴,入膀胱,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治疝,散恶疮(煎汤,洗疮疥良)。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眼除雀盲涩痛。 11、《本草崇原》: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12、《本草从新》: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治疝,散恶疮,(煎汤、洗疮疥良,)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眼,除雀盲涩痛。 13、《本草撮要》:功专益精强阴,入膀胱,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治疝,散恶疮,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眼除雀盲涩痛。 14、《本草分经》:甘苦寒,入膀胱除虚热,利水通淋,治疮疥。叶作汤浴,去皮肤风热丹肿,洗目除雀盲。 15、《本草经集注》: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 16、《本草蒙筌》:专利水道,去热膀胱。多服益精强阴,久服明目聪耳。浴身却皮肤瘙痒热疹,洗眼除热暗雀盲涩疼。叶捣绞汁服之,又散诸恶疮毒。泄泻分渗,血痢兼驱。 17、《本草易读》:益精强阴,聪耳明目。除膀胱之湿热,解皮肤之风热。利小便而通淋沥,治疝而洗疮疥。 18、《本草择要纲目》:主治膀胱热,利小便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治阴卵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苗叶捣汁服,主赤白痢,烧灰亦善。煎水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主大肠泄泻,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煎水日服,治手足烦疼,利小便诸淋。 19、《得配本草》:利膀胱水,去皮肤热。除客热丹肿,疗疝溲数,煎洗一切疮疥。得生地,治风热赤眼。得甘草,治虚热。配生姜、热酒,治雷头风肿。佐地榆、黄芩,治血痢。佐白术、肉桂,治狐疝阴。(忌生葱、桃、李。)叶,苦、寒。煎汤洗浴,去皮间风热。频洗眼,除雀盲涩痛。 20、《新修本草》: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 21、《药鉴》:专利水道,去热膀胱。浴身却皮肤瘙痒热疹,洗眼除热暗雀盲涩疼。叶捣绞汁服之,又解诸恶疮毒。 22、《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主膀胱热,利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阴。23、《冯氏锦囊秘录》:地肤子,专利水道,去膀胱热,浴身却皮肤搔痒热疹,洗眼除热,暗雀盲涩痛。 24、《医学入门》:地肤子苦利膀胱,治瘕疝兮又兴阳,皮风目痛皆堪洗,叶主淋痢及疮疡。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地肤子皂苷Ic、地肤子皂苷B2、20-羟基蜕皮素、齐墩果酸等。《中国药典》规定:含地肤子皂苷Ic不得少于1.8%。 2、作用:本品有利尿、抗过敏、抗菌、降糖、调节胃肠运动等作用。 3、药理: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大鼠无利尿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bm/14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指南春天到了,日照人挖野菜全攻略,还
- 下一篇文章: 胶莱茶馆春天到了,挖野菜de全攻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