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www.bflvye.com/m/

西岐王氏济世堂

《医论医案医方集要》

(连载6)

王校名老中医应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经验拾贝

张绪仓

·封面·

王校,(—)西府王氏“济世堂”第二代传人,岐山县名老中医。

先生业精内外妇儿诸科,学验俱丰。临床带教循循善诱,奖掖后学不遗余力,学生有幸侍诊,受益良多。

兹就王老应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总结于后。

·一·

善用桂枝类方,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之为“风瘾疹”、俗称“风矢”。多因虚邪贼风侵袭肌腠,营卫失和而发风团。时隐时现,发无定处,表现错纵复杂,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王老常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兼以变通,每获良效。

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的慢性荨麻疹属卫外不固、复感风邪者居多,常处以桂枝汤加黄芪、皂刺、地肤子、蝉衣,水煎分温二服,若心烦者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之,3~5剂即效。

因寒热、运动、紧张而发的胆碱能性荨麻疹,乃寒湿内侵,营卫失调,腠理闭塞,用桂枝汤加皂刺30克治之。

风寒久稽不解,深入血络,隐疹反复出没不收者,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取二分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疏通血脉,祛除稽留不解之风邪;一分麻黄以疏散风寒,通达经络,驱邪达表。不必拘泥用量,只须掌握桂重麻轻即可。然风热、气虚证者不宜。

对发作剧烈时怕冷、大便燥结难下,腹微痛者用桂枝加大黄汤,加大云、全瓜蒌、麻仁等。伴阳气虚寒者方用桂枝加附子汤或归芪建中汤。

·二·

四逆类方,擅治周围血管病

《伤寒论·厥阴篇》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有调整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和镇静、镇痛及抗实验性关节炎作用。

雷诺氏病(症)见双肢端紫暗、肿胀,手足冰凉,肤色苍白,常有心悸头晕,恶寒肢冷,女性月经错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检查时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冰水试验阳性。证属阳虚血寒,宜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证见足趾冰凉,趾尖疼痛难寐、肤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苔薄黄、脉沉,属中医阴寒型脱疽,用当归四逆汤加益母草15~30克,连服20剂,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凡普通冻疮紫斑肿痒疼痛腐烂者服本方4~5剂,手部加姜黄、足部加木瓜,痛痒胀感消失,创面渐愈。

寒冷性多形红斑(猫眼疮)见于严寒隆冬,四末迭起多形斑疹,色紫暗,四肢厥冷,此因寒邪外客,气血凝滞。宜和营袪寒,方用当归四逆汤去木通加路路通、苍术、蛇床子、桃仁、羌活、防己,连服15剂。

其它如肢端动脉痉挛、网状青斑、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而见肢端青紫苍白冰冷,脉沉细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施治。

·三·

邪在少阳之皮肤病,遣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系少阳病主方,功能和解少阳。少阳厥阴两脉相通,互为表里,凡发于两经之病均以小柴胡随证增损治之。使用条件:“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对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疮),王老认为多因肝胆湿热蕴结,郁蒸皮肤,循经窜扰而发。常发一侧胸胁、头面、腰骶,以小柴胡汤加紫草、板兰根、生薏仁、虎杖、山栀为主方。发于额部加菊花、川芎;胸胁加龙胆草、全瓜蒌;耳周加石菖蒲;腰部加杜仲;上肢加姜黄;下肢加牛膝;水疱明显者合四苓汤,名柴苓汤;伴脘痞苔白者投柴平金铃汤,3~5剂,水煎服。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多由外感风温疫毒、蕴结少阳、邪毒循经而发,耳下肿痛,恶寒发热者以小柴胡汤加板兰根、浙贝母、夏枯草服之,配合外敷如意金黄膏,疗效优于现代疗法。

急期子痈多由湿热下注肝络,以致气滞血凝,起病急剧,骤发寒热,阴囊红肿胀坠灼热,用小柴胡汤加川楝子、元胡、连翘、夏枯草、龙胆草,疗效快。

若见突然片状脱发,伴有胸胁苦满之斑秃用小柴胡汤加牡蛎12克、天麻12克,连服半年,长出新发。现代医学认为斑秃的发生与精神关系有密切关系,小柴胡汤疏利少阳之枢治斑秃,乃异病同治。

·四·

黄褐斑治从阳明

颜面乃阳明所主。面部变化主要和阳明病变和衰老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女子七岁,肾气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的记载。阳明病篇谓:“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白虎汤主之”。面垢属阳明胃热上灼所致。35岁左右是黄褐斑的好发年龄,表现为面焦或面垢。

阳明热盛见黄褐斑鲜明伴阳明经证,宜清阳明,方用白虎汤。

阳明腑气不通,浊热循经上熏,面垢、便秘当通下阳明,方以调胃承气汤;属湿热阻滞者方用茵陈蒿汤。

阳明津气亏乏,不能上荣,面枯不华,形瘦气短,口干咽燥,苔少津,宜补阳明气液,方用竹叶石膏汤为主加减。

以上三法可单用可相兼,或佐以理气、补肾、化瘀、悦色之法。

·五·

湿毒疡疹治从心脾,宜泻心汤

湿毒疡疹类似现代皮肤病的"急性湿疹",多由湿热火毒蕴结肌肤,以丘疹色红、糜烂、渗液、浸淫成片、剧痒为特征。经云:“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心主火,本病乃湿热火毒为患。王老用《金匮要略》治心下痞之“泻心汤”加味治疗,屡用屡验。临床可以加二花、连翘清热解毒,猪苓、地肤子、白藓皮利湿止痒,大黄通便、猪苓利尿,使湿热从二便分消,尤对皮损色红、剧痒、渗水多的患者可迅速遏止病势,2~3剂可使水干痒止,配合湿敷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从5个方面简要总结了王老运用验方治疗皮肤病的体会,虽不能以偏概全,足见王老临证驾驭经方的独到之功,得心应手,屡起沉疴,与现代疗法相比,优势明显。吾辈临证应不断揣摩、体悟,发扬光大,造福桑梓。

(年西岐王氏济世堂学术流派传承会交流论文)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fuzie.com/dfzbm/12114.html